新华社海口4月14日电(记者 查文晔、郑玮娜)在第七届两岸青年学者论坛上,多位学者聚焦加强两岸青年交流融合议题,从制度建设、身份认同、心灵契合等多个角度提出建议,希望通过多种路径形成合力,打破两岸青年的身份隔阂,增强台湾青年对中国的身份认同,最终实现两岸青年心灵契合。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唐桦对两岸青年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出建议。她天奇网,应搭建议题网络和交流平台,让两岸青年团体针对共同关心的文教、卫生、体育、环保、创业等公共话题展开跨领域研讨,并认真倾听台湾青年群体的声音,提高两岸青年交流项目的针对性。大陆有关部门可制定“两岸青年交流行动计划”,订立短、中、长期目标,将交流经验的各个环节制度化,通过常态化的互动为两岸青年融合、理性对话创造条件并制定规则。同时,还应将责任考核和激励要素纳入其中。 上海台湾研究所两岸关系室主任肖杨认为,两岸青年交流可以借鉴基层交流形式,例如上海虹口区与台北市开展的“一日里长、一日居委会”活动,通过为台湾青年提供大陆基层政府部门实习岗位,使其切身体会大陆的政府运作,展现大陆的善意包容与制度自信。此外,两岸还应扩大理工科、职业技术类大专院校的交流,以合作项目创造经济效益,为两岸青年创业营造环境。在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格、个体工商户经营范围上,对台湾青年还可以进一步放宽。在社科基金申请、大学奖助学金评审等方面,也可以将台湾师生纳入其中。 中国统一联盟交流部副部长王正认为,重建台湾青年对中国认同的路径包括:家庭父母、学校师长、同侪朋友、文本阅读、媒体宣传、文化交流、寻根问祖、事业发展、红利分配和政治参与。在实践中,以上路径的有效结合有助于打破历史和现实造成的两岸青年身份隔阂,形成互相重叠的人际网络,塑造共同的身份认知。他建议,大陆在为台湾青年提供更好的创业政策以外,还可以为台湾青年参与大陆公共事务甚至行政管理提供机会,以创造性的智慧大幅增进他们的中国认同。 来自台湾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黄彰国说,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需要培植共同利益,形成共同价值,建构全面互信。要实现两地同胞特别是青年的心灵契合将是长远、动态、善意的过程。他建议,两岸青年交流应坚持平等、互相尊重的原则,可由先期常态化的定期交流联络,增加双方互动机会及合作空间,在观光、商务、文教等交流之上,逐渐分享价值思想、资源背景与未来愿景,使两岸青年的心灵契合更进一步。此外,借助抗战胜利70周年凝聚两岸青年的历史记忆、做好两岸通婚家庭的服务工作也是深化台湾青年中国认同的有益途径。 论坛上,学者们还就台湾青年的政治偏好、投票倾向、与政党的关系、新媒体对青年的影响、“小确幸”心态成因等议题宣读了论文,并进行了深入研讨。 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主办的本次论坛于13日在海南三亚开幕,为期两天。来自全国台研会、全国台联、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厦门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淡江大学、台湾21世纪基金会等两岸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50多名青年学者参会。
3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双双下滑,给本已放缓的外贸增长平添了更多不确定性。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稳增长。但随着我国外贸由“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型,不少方面取得了天奇网进展。稳增长和调结构是否可以双轮共进,将决定外贸最终的发展走势— 在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表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外贸进出口面临的形势总体上仍然严峻复杂,要实现今年外贸预期增长6%的目标,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一季度单月出口数据“过山车”般的大幅波动,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数据显示,1月我国出口增速为-3.2%,2月这一数字猛增至48.9%,到3月又再次跌落至-14.6%。 “春节假期因素,是导致今年一季度出口增速波动较大的主要原因。”黄颂平说,从整体情况看,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增长4.9%,是个相对平稳的增速,但最近一个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确实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对进出口稳定增长造成了一定影响。在黄颂平看来,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出口订单有所减少,是近期出口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而综合成本居高不下、传统竞争优势被削弱,也进一步拉低了出口增速。 一项针对3000家出口企业的调查显示,去年10月以来,有44%的企业反映新增出口订单金额同比下降,40%的企业明确提到外部环境不好,市场需求疲软,没有订单或者是订单减少、竞争激烈等困难。 在进口方面,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仍然低迷,尽管进口量有所增加,但进口总值却在下降。此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能过剩仍有待化解,一些领域的潜在风险仍然存在,这使得外贸企业趋于谨慎,生产扩张步伐放缓,进口意愿持续偏弱,影响了进口增速。 前不久,国务院总理李大大在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推动我国外贸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在一季度外贸数据中,‘优进优出’方面的亮点开始呈现。”黄颂平说,目前我国更加注重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零部件的进口。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端制造产品出口呈较快增长态势。“比如运输工具、手机和金属加工机床等出口增速都在20%以上,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实现增长。这些产品出口值的较快增长,拉动了一季度出口总体增速2.6个百分点。”黄颂平说。 在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升级的同时,贸易方式也得到进一步优化。据统计,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为3.07万亿元,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5.3%,较去年同期提升了0.2个百分点。 此外,我国外贸在市场多元化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对新兴市场出口增势良好、比重提升。一季度,我国对东盟、印度、非洲和拉丁美洲等4个新兴市场或地区出口值合计占我出口总值的26.8%,比去年同期提升了3.1个百分点。 黄颂平认为,目前我国外贸在提质增效、优化结构等方面有了一些积极进展,但仍须正视当前外贸发展的困难,特别是在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外贸稳增长和调结构的“两个轮子”不可偏废,以推动外贸健康可持续发展。 面对严峻复杂的外贸形势,有消息称稳外贸政策年内将进一步加码。对此,黄颂平认为,目前仅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五大区域里实行的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5月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大通关”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在强化服务方面,我们将建立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战略相适应的监管机制,支持国际物流大通关建设,创新海关国际合作,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等外贸新型业态发展,支持开展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进自贸区战略。”黄颂平说。 值得关注的是,自贸区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为促进外贸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值约为1.45万亿元,约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其中出口表现较好,增长速度超过10%,高出同期出口总体增速5.5个百分点。 当前,我国外贸已进入中低速发展时期,随着一系列稳外贸增长政策举措的实施,我国外贸将迎来新一轮政策红利的释放。专家认为,未来外贸政策在稳增长的同时,还应更多地着眼于结构的优化升级,以提升我国外贸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量。(顾阳)
据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主任刘光明介绍,目前天河一号有重点用户600多家,每天有1000多个计算任务在天河一号上运行,平均利用率达到82%,其应用天奇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三年“重拳”打击天奇网挽回逾80亿元
最新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公布这一成果。这一实验成果得到《自然》杂志审稿人的高度评价,称这一成果“绝对新颖、重要,处于当前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领域的最前沿,可以认为是一个天奇网的成就”。
新华社合肥10月30日电(记者杨丁淼)30日,2015海峡两岸电子信息博览会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开幕,200多家天奇网企业前来参展。近年来,马鞍山市招展与招商齐头并进,已逐渐成为台资转型、转移新高地。